当地时间5月10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宣誓就任第二十届总统。
尹锡悦发表就职演说 强调建设由民做主的国家
10日上午,韩国前总统文在寅、朴槿惠以及多名历任总统家属出席在国会举行的第二十届总统尹锡悦的就职典礼。
尹锡悦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强调,他将建设由民做主的国家。他表示,目前需要基于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体系重建国家,使韩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我肩负着这些时代使命而今天站在这里”。
他提及经济增长时强调,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国民可以找到新的机遇,进而消除两极分化和矛盾的根源。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只有基于科技和创新才能实现。
尹锡悦还列举了新冠疫情危机、供应链重组、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危机、低增长和高失业率、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等各种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应靠政治来解决,但此刻韩国政治面临着民主主义危机,未能发挥作用。
就职典礼遭遇炸弹威胁 警方展开调查
不过,就在就职典礼的前一天晚上,韩国一论坛上出现了“在就职典礼上用手榴弹进行恐怖袭击”的相关贴文。
韩国警方表示,这则帖文共有60多条评论,目前该帖子已经被删除。
据称,此案将很快被移交给首尔瑞草警察局进行正式调查。
青瓦台结束“总统府时代”,时隔74年全部开放
尹锡悦上任首日,韩国原总统府青瓦台时隔74年全部开放。韩国YTN电视台的画面显示,开门瞬间,74名民众代表捧花涌入。
3月20日,尹锡悦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宣布,将把位于青瓦台的总统办公室迁至位于首尔龙山区国防部大楼,并在其上任首日,即5月10日对外开放青瓦台。
青瓦台位于首尔市中心景福宫的北侧,是韩国总统的官邸。1968年发生袭击总统未遂事件后,青瓦台前的道路一度被规定禁止民众随意通行,以确保总统安全。2017年6月,为打造“亲民开放的总统府”,文在寅出台相关政策,允许青瓦台门前道路24小时对外开放。
按尹锡悦的说法,青瓦台是韩国“帝王般”总统制度的象征,将不利于推行政治改革。由此,青瓦台正式结束了其74年的“总统府时代”。
多地公布2023民生清单 这些事被重点关注!******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 袁秀月)2023年,各地政府要重点办哪些民生实事?随着2023年省级两会落下帷幕,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清单受到外界关注与讨论。 最近,多地还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推动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其中,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生育支持政策、就业等成为高频词。 ![]() 多地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大量增加养老床位 “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观察各地公布的民生实事清单可以看到,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教育助学等关乎老人和孩子的话题占据相当篇幅。 在养老服务方面,多地都给出了具体的目标数字。比如,河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成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内蒙古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2350个,对200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服务功能进行拓展提升。 江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到,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3万张。吉林的50项民生实事中包括,建设100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0个社区老年食堂。而浙江的民生实事清单中提到,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0张、持证养老护理员6000人。 记者注意到,多地的措施都集中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方面,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建设养老床位、社区老年食堂,再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大多通过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也有部分地区着重“软件”,如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构建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等。 ![]() 多地增加托位、学位 最高达10万个 在减轻生育、养育和教育负担方面,多地都提出要增加托育机构、婴幼儿托位、学位等。 如《河北省2023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提到,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托育机构300家。山西的民生实事清单中提到,每个县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 河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万个。“湖北省2023年10大民生项目清单”中提到,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5万个。宁夏提出,每千人托位数达到2.4个。《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中则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新增托位6000个。 多地还提出,要优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其中,四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宁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试行宁夏户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制度。天津的20项民心工程中提到,实施积极生育保险政策,统筹提高生育保障待遇,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并享受待遇。 在义务教育方面,多地都提出要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增加学位。如福建《二○二三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提到,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5万个。浙江的民生实事清单中提到,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00所,新增学位8万个。 《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中提到,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持续开展小学暑期托管服务。 ![]() “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稳就业保就业至关重要,多地的民生实事清单中,都提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如河北提出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的目标任务,上海提出了“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的目标任务,等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多地还出台相关措施,如鼓励基层就业、返乡创业等。甘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湖北提出,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600个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5万人以上。 宁夏提出,对毕业两年内初次创业学生给予创业补助,支持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电商、快递、送餐、家政等行业,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培育创业实体9000个。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多地的民生实事清单也有提及。如宁夏提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9000个,“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辽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山西则提出,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