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获世乒赛各单项满额参赛资格******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孙龙飞)当地时间11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德班世乒赛亚洲区预赛进入第五个比赛日的争夺,中国队选手马龙在排位赛中以4∶2战胜日本队选手户上隼辅,根据国际乒联有关规则,马龙为中国队锁定1个世乒赛男单参赛席位,由此中国队获得德班世乒赛全部5个单项的满额参赛资格。
在当地时间10日进行的男单小组赛第二轮比赛中,马龙与日本队选手吉村真晴鏖战7局,以3∶4负于对手,未能直接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
2023年世乒赛决赛阶段比赛将于5月20日至28日在南非德班举行。本次世乒赛亚洲区预赛,中国队派出樊振东、马龙、王楚钦、梁靖崑、向鹏出战男单;孙颖莎、陈梦、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出战女单;樊振东/王楚钦、马龙/袁励岑,孙颖莎/王曼昱、陈梦/王艺迪以及王楚钦/孙颖莎、林高远/王曼昱6对组合,分别出战男双、女双和混双。他们均在比赛中完成参赛目标,中国队获得了全部5个单项的满额参赛资格。
相约“云端”,文博点亮创意之城******
作者:邓海建
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拉开序幕。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届文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设置6大展馆、一个线上国际馆和一个云上文博会平台。线上线下的双轨运作各放异彩,让文博会成为真正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
创新奔涌、创意融合,这是一场“展”与“城”的对话。文博会每年汇聚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里,是中外文化产业探索展示的“首选地”、是全球文化消费体验的“主舞台”,更是兼具项目交易、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合作互鉴的“超链接”。
潮流前沿的文博会早早开启了“云端相约”的版图。2020年,第十六届文博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文博会数字化元年就此开启;2021年,第十七届文博会首次实现了文博会线上线下双轨运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永不落幕的文博会”。今年,第十八届文博会则分为线下博览与交易、云上展示与交流和配套活动三大部分,将“线下博览与交易”与“云上展示与交流”有机结合,继续“双线”叙事。千里之远、万里之遥,借助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式的数智革新,人们在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五朵云”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畅想文化新消费。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常变常新,不变的,是文博会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点亮与赋能。深圳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受益于文博会的平台支撑和撬动作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2500亿元,占全市GDP8%,法人单位数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行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
蓬勃的市场主体、优秀的创意人才、成熟的制度环境,让“展”与“城”既互相促进,更互相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文博会的溢出效应越发彰显。比如,借助深圳文博会平台,福建德化的“富贵红”瓷器,签下6000万美元的订购大单,迈出了走向世界的一步;甘肃兰州歌舞剧院出品的《大梦敦煌》,漂洋过海走向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国外……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层面,文博会的支点作用更为凸显。
十八载风雨兼程,文博会大放异彩。相信今年的文博会,必会提振各方信心、凝聚各界共识,以馨暖的南方之风,带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真正走进2023年的“春天里”。(邓海建)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